失信被执行人删除和撤销的区别在哪里查看记录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在经济、民事等法律领域中,因缺乏履行责任或者违约、欺诈等行为,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的个人或企业。这一身份对失信被执行人来说往往会带来很多不便,包括限制消费、难以融资等。然而,一旦履行了相应法律义务或达到解除条件,失信被执行人可以申请删除或者撤销记录。下面将重点讨论失信被执行人删除和撤销的区别,并介绍在哪里可以查看相关的记录。
1. 删除与撤销的概念及区别
对于失信被执行人,删除和撤销都意味着摆脱失信记录的限制,但两者在具体操作和法律效力上有一定差异。
删除:删除是指在法院或相关部门依法审核后,将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记录从“失信名单”或“限制名单”中清除。删除后,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状况将恢复到未被列入失信名单之前。
撤销:撤销是指失信被执行人主动或经申请,通过法院或相关部门的调查、审核等程序,解除对失信行为的限制。撤销并非直接影响记录本身的存在,而是解除失信记录对被执行人在特定方面的限制。
2. 删除与撤销的申请条件
对于删除和撤销失信记录,都需要符合一定的申请条件,下面分别介绍其具体要求。
2.1 删除的申请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可以提出删除记录的申请,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失信被执行人已经依法履行了相关的义务或者达到了解除记录的条件。
· 失信被执行人在被列入“失信名单”后已经履行了对应的义务、还清了债务或者完成了判决的其他法律要求。
· 经法院或其他相关部门审核,认为失信被执行人已经符合删除记录的条件。
2.2 撤销的申请条件
失信被执行人如果想要撤销失信记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失信被执行人必须履行了法院判决、裁定书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所规定的义务。
· 经法院或其他相关部门调查、审核后认为,失信被执行人已经履行了相应的义务,没有逃避执行或者拒不执行的行为。
· 失信行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限制已经充分发挥作用,撤销记录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双方的诉求。
3. 查看记录的渠道
对于失信被执行人删除和撤销记录后是否能够查询到,视具体情况而定。
3.1 删除记录的查询
一般来说,删除后的失信记录将不再对失信被执行人产生任何法律限制。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查询到被删除的失信记录。但仍有些特殊机构或者敏感行业可能能够查询到删除前的记录,以确保风险管理和交易安全。
3.2 撤销记录的查询
撤销后的失信记录在少数情况下仍然能够被查询到,但会有明确的标记表明该记录已经撤销。一般来说,对于银行、金融机构、法院等特定机构以及招投标、律师事务所等特定行业,仍然可以查询到撤销前的失信记录。
结尾
失信被执行人删除和撤销记录是解除失信限制、恢复信用状况的方式之一。删除主要是从官方记录中清除相关信息,而撤销在法律效力上更加明确,但无法完全消除历史记录。对于失信被执行人而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申请删除或者撤销失信记录,并在合适的时候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和提供相关证据,是重新建立良好信用的关键。最后,提醒大家在进行任何交易或合作时,要注意维护自己的信用,避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