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剥离是真的吗(担保剥离法律依据有哪些)

六八 146 0

担保剥离是真的吗(担保剥离法律依据有哪些) 第1张

担保剥离是真的吗?

担保剥离近年来在我国金融领域中被广泛讨论,其中一方认为它能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信贷效率,另外一方则认为其存在风险隐患,可能导致金融乱象。那么,担保剥离到底是真的吗?

1.担保剥离法律依据有哪些?

担保剥离是指在贷款合同中将担保责任从实际控制人处转移至第三方机构,此时债务人不再对担保财产具有处置权,担保权利转移给了第三方机构,同时他们也要替代担保人履行责任。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联合发文规定担保剥离行为不得谋求逃避法律风险,不得干预担保人的管理,不能损害担保人权益。

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一项明确的法律条款对担保剥离进行详细阐述和规范,因此,该做法需要实践不断地总结。此前,中国政府最多只是就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转移等发布过明确的行动计划,而担保剥离还存在较大的权益纠纷和风险问题。

2.担保剥离的优劣势是什么?

在低效的传统担保模式中,企业要提供担保,需要偿还更高的利率,同时也有可能因为担保资产的风险而被逼进入财务困境。而担保剥离模式的出现,则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和新的机遇:

优势:

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担保模式下企业自身融资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借助于国家对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担保剥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速信贷的流通,提高贷款总体风险控制能力。

劣势:

但是,担保剥离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并不适用,因为至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剥离了担保责任后,其信誉其实并没有太大提高,还是极其容易出现风险。因此,我们需要认清这个问题,不能指望什么担保剥离可以让企业轻松发行债券、IPO等。

3.担保剥离存在哪些风险隐患?

担保剥离模式不仅有着各种优势,但其中也存在用力过猛引起风险的隐患:

风险隐患:

1.政策风险,因为其还没有彻底地在法律领域进行完善,同时每个省市也有其政策的不同,因此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2.信托风险,目前国内诈骗案例多达3000余件,大部分都与担保和信托都有关系,有信托公司专门从事担保剥离。

3.流动性风险,因为担保剥离意味着将所有的担保资产都剥离出去,因此当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综上所述,担保剥离这一新型融资模式在实践中确实会有所作为,但其风险也是相当的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评估。

注:本文内容仅代表笔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参考后请自行充分评估风险。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先修复后付款1870382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