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双脚过好朴实天吗日常生活
文|钟倩
每两本书都是小说家写给这个当今世界的一封长信,收信人是读者,也能是草茎花木,天地万物生灵。
82岁的台湾地区小说家卢跃刚携新书《麝过春山草自香》来签售会,着实给我很大的惊喜。
就像等一位老友相聚,等了多年,终于同框,内心盈满小欢喜。
这两本书照例是诗歌集,却比过去少了凌厉,侧重日常日常生活和生态保护,一粥一饭、一茶一花、鸟兽草木、人情往来、女性立场等,她娓娓道来,像是讲故事情节,又像灵魂自叙,给人以信念的洗礼,触发心灵的深思。
毫无疑问,审美是作品的最高境界,亦代表小说家的信念高度。
历经时代的动荡和日常生活的锤炼,卢跃刚的文笔收放自如,思想愈发茂长,那颗博大而悲悯的灵魂始终在“做减法”,主张天地万物平等,回归虚无状态,甘愿过“志愿清贫”的日常生活。
如此背景下,这两本书散发出淡淡的馥馥翠绿,是墨香、书香、楼厅,亦是心灵的典雅醇厚翠绿,正如她在整本中的动人表白:“我,也是小草一茎吧?当巨大的幸福经过,我甚愿亦因而熏染到一缕翠绿。”
因为心怀敬畏和感恩,方能看见“巨大的幸福”。
讨厌卢跃刚的文本,正是源自她的真诚和有情。
她钟爱英国的火车D车厢,即“不准人讲话”的车厢,消音静心的同时,她读书、思索、发呆,遥想斯宾塞《一间自己的房间》《坎特伯雷故事情节集》中的巴斯妇人和作者乔叟,发出“世上的女人,她们心里一致最想要的是什么”之问,幽默又睿智。
她回溯40年前的一篇悼友文章,亡父侄孙因文而来专程道谢,更让人不禁感叹,“让旅人复旅人的族人,能在青壮之年及时了解一段精彩的家人史,呼吸到故旧庭院中兰桂的翠绿。”
“东北老疙瘩”自慰背后的感伤,日本赖桑甘死的大义,天狗和橘叟的故事情节,以及林语堂颐因前辈木患代课,又因自己生病留在香港的命定机缘,儿子展卷批读金庸武侠小说的青葱岁月……
在她的讲述中生发出深刻的寓意。
最令我共鸣的当属,她袒露当初爱上现代文学和诗歌创作的个人经历,母亲希望她学医,她迷上了现代文学,在东吴中文系开设小说课程,最常写的却是诗歌,以避免卷入争斗,因为诗歌界不吵架。
当然,“现代文学当今世界里的价值是能互相兑换的,像黄金能换珠宝首饰,珠宝首饰能换钱款,钱款也能换支票。”
她的现代文学婚姻大事和灵魂史,从中可窥见她的现代文学信念密码,感受到馥馥翠绿是如何炼成的。
讨厌卢跃刚的文本,还是某种信念DNA的召唤。
她自称舍不得不手写汉字的人,捡拾别人不要的话题,加上对大自然保护的呼吁。
在我看来,她的亲情情怀和儒学信念始终如一,只不过在这两本书里更加凸显。
一个小篆的“志”字,追溯孔子的道,她设想冬夜炉火照亮师徒三人脸庞的科紫麻;
一个甲骨文的“舞”字,像极了大写的人,她TNUMBERA51到人与鸟类的异同,提出“礼失而求诸﹙之于﹚野﹙兽﹚”,即人类应该向鸟类学习,远离手机,“从习见的日常的身体中蹦出来,蹦向风,蹦向海,蹦向挟着歌声而远跨长空的虹霓。”
一个“丽”字的象形意义,她TNUMBERA51到“俊男美女鹿”所组成的“贤伉俪”,把台湾地区的鹿看作一幅迷人的画。
出自《论语》中的“趋”字,她溯源而上《说文解字》,阐述古代礼节和现代内涵,意为赓续文化的T2310。
读书声让她追忆六禅学年轻时的故事情节,那场听觉的惊艳既短促又永恒。
一部《婉约集》,她解明,循着诗词意蕴剖析一千年前西南地方的“远域后现代”,“婉约诸词之美,美如逸出中原后现代之外的一匹古代蕃锦”,读来更让人开眼界,涤灵魂。
以上这些,无论坚持“初学派”,还是诵读古典书,都在于唤醒文化自信,保持汉语当今世界的清洁和迷人,保持“蛙皮的湿润”。
讨厌卢跃刚的作品,我总能被她细微的洞见所打动,不觉中豁然开朗,顿觉天地澄明,活得通透。
她的日常生活是那么简单,一包茶枝茶,案头的橄榄炭,泰国的英钱糙米和山溪小蟹,一顿豆荚素餐等,一物一饭,映照灵魂澄澈。
她的人生又是那么深邃,《受邀的名单中,也有他》一文俨然是《红毯的那一端》《步下红毯》续篇,由一对新人婚礼现场的“微型电影”而想到他们身边站着另一位嘉宾名曰“老”,告诉大家婚姻的真谛是相伴偕老,意味深长。
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天地万物的敝帚自珍,“人于他人要常存感激心和负疚感,这样才会去善待别人”。
她经常换位思索,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鹿,“但愿人类能把它们看成迷人的生物,而不是‘皮毛和肉块’的提供者。”
她忧心鸟类的繁衍,赞美野岩羊的壮举,体谅山羌多生的小确幸,担心狸香猫被人摄取香味,迷恋大冠鹫的叫声,捍卫穿山甲的生命权,忧虑台湾地区石虎和云豹濒临绝迹,同情小水獭的遭际。
她甚至对鸟类园毫无好感,觉得那是制造罪恶的深渊,并抛出灵魂之问,“鸟类看到人的身体,不知是羡慕崇敬,还是可怜同情?”
由小水獭的眼泪推及华人小孩断层的文化血统,“这些华人小孩害怕传统文化,亦如小水獭对虎皮蛙的惊骇,可说怕得毫无道理。”
这让我们看到了卢跃刚的另一面,她也有“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的时候。
她对一棵树的呵护并不比梭罗、爱默生和苇岸要少,她由此推之,耶稣诞生在马槽里,释迦牟尼悟道于菩提树下,孔子曾梦见自己坐在两楹﹙大建筑物里东西之间的两根大柱子,为贵胄级的树干﹚之间。她的深恸与反击,叫人痛心疾首,叩问灵魂。
一支亦秀亦豪的健笔,走过四季,转过岁月,恍然一甲子而过,卢跃刚依然清澈如溪流,温暖如炉火,哪怕是带有善意的批判,也蕴藉由内而外的柔情和充沛淋漓的元气。
用心感受巨大的幸福,用情“洞悉与悲悯的智能﹙席慕蓉语﹚”,双脚过好朴实天吗日常生活,卢跃刚以诗歌的名义教给我们如何自然和谐相处,并活成一束光,为这个当今世界带去无尽的暖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