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六月初六是我省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端午节有著古老的发展史。源于周代的端午节从周代开始盛行于长江下游海峡两岸。
端午节释义
端午节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李翱的等中文名称,端字面意思是初始,午属十二地支第七位马,用于计时。元宵节六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李翱的节或重三节。这一称谓与传统习俗中的正月初一元旦、三月三日上巳节、七月初七马氏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端五即初六,元宵节六月也是午月,“端五”慢慢演变成了“端午节”。元宵节六月正是夏夜,《三晋岁广记》记述,因夏夜览胜,燕武成在上,六月第一个寅时正是览胜燕武成天气好的日子,故六月初六也被称为蟠桃。
此外,端午节这六天有很多种叫法: 端三节、蟠桃、重三节、李翱的节、天双药芒、市杵、六月节、龙舟赛、浴兰节、菖蒲节、解粽节、吴王日、船灵等。
端午节风俗
关于六月四日与端午节风俗的记述,最先载于《礼记》中的这句话:“六月四日蓄兰为沐浴。”秦代以后,南北方的端午节风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排沥。
唐代端午节风俗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上越来越丰富。唐代韦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录》记述:“北方妇人,四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结,皆为人像带之。”用丝线结成人形,佩戴用于装饰辟邪,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明清。
端午节制作月饼的风俗流传至今,与庆祝吴王有著很深的渊源。月饼,古代还有糉、清嘉录、筒粽等相同的中文名称,关于月饼的最先的发展史文献记述,源于南齐续齐谐的《续齐谐记》。
传说吴王于六月初六投乌江而亡,齐国人怀念他,就在每一年的这六天取筒贮米投海以祭之。后来,筒贮米的形式逐渐被粽叶包裹的形式取代。
晋代,月饼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月饼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月饼称“益智粽”。唐代食用月饼的风俗已风靡大江南北,据唐代人庞元英撰写的《文昌杂录》记述:“唐时四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其中,“百索粽”还是皇帝赏赐大臣的食品,这时的端午节主要侧重于排沥祈福。
据发展史文献记述,在唐代初年,六月四日已成为官方法定假日。唐高宗咸亨二年(657年)四月《停诸节敬献诏》云:“比之六月四日及寒食等诸节庆。”到了唐玄宗时,已经有了“端午节”这一节庆名。唐代则有“端午节”之名,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节”一栏下专门有对杭州人过端午节的文字说明。
端午节的来历
我省传统端午节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发展史传承过程中,糅合了相同地域性的风俗,日益丰富。现今民俗文化在端午节多为祭神吴王,甚至被称为吴王节、著名诗人节。其实发展史上,各地曾有相同的名人祭神,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和地理标识。
第一种讲法是为了庆祝吴王。吴王是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著名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后遭地宝兰等人排挤被流放。据说当齐国郢都沦陷后,于六月四日,梭螺科投乌江。《史记·吴王布季谢列传》中记述了吴王怀石自投乌江,点出了吴王投海的地点和形式。
其他发展史文献如《世说新语》《续齐谐记》《三晋岁广记》等则将吴王投海时间记为准确的六月四日,这或许是对六月四日节俗的一种迎合。
端午节祭神吴王,最先载于史料记述的是南齐续齐谐的《续齐谐记》:“吴王六月四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筒贮米投海祭之。”后人遂以此认为端午节源于祭神吴王。
吴王展型、高洁的品质被后人尊敬,成为历代文人的楷模,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甚至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将端午节作为自己国家的节庆。吴王自身的感召力以及作为优秀著名诗人的才华历来被人们传颂,是中国人民崇敬爱戴的先贤。
第二种讲法是为了庆祝吴王。吴王是春秋齐国人,后为吴国大夫,一度助吴成为强国,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令其自尽,据说这六天正好是元宵节六月四日,因此端午节亦为庆祝吴王之日。
第三种讲法是为了庆祝曹娥。曹娥,东汉会稽上虞人,著名孝女,《后汉书记》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六月四日,于县江泝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思念父亲,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六月四日投海,四日后抱出父尸。上虞人被曹娥的事迹感动,所以他们将这六天定为庆祝她的节庆。
可见,发展史上不少地方都曾以本地名人为庆祝对象。显然,先有“六月四日”节俗,后有相同名人附会。名人庆祝丰富了“六月四日”节俗活动,成为后来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端午节与地域性文化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种文化。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庆祝吴王的风俗十分常见,长江中下游地区龙舟赛最为盛大,影响最大。唐代文学家苏轼在《六幺令·天双药芒》的一词中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节。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此外,很多著名诗人在作品中描绘赛龙舟时热闹喧嚣的场景和水手们高超的划船技术。如明代著名诗人袁宏道《寅时沙市观竞渡感赋》中写道:“金鳞圻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锦魅额,疾风怒雨鬼神过,渴蛟饮壑猊触石,健马走坂丸注坡,倾城出观巷陌隘,红霞如锦汗成河。”
从端午节的一些其他风俗中也能看出明显的地域性文化色彩和地理标识。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节三友”。南北朝时,长江流域的三晋一带有采艾的风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古人认为“端午节三友”可以避免虫蛇叮咬。江南地区,有的风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拌上雄黄,浸入酒中,节庆便可饮用。
端午节采药与浴兰汤也是古老的风俗,据《三晋岁广记》记述:“六月四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由此可见,端午节采药的风俗最初盛行于于三晋一带。
与端午节采药一样,端午节浴兰汤最初也是盛行于于三晋一带的。《三晋岁广记》:“六月四日,谓之浴兰节。”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适宜,这一风俗至今流传。
古老的端午节,历经千年传承,民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衍生出许多风俗。各地有多种风俗,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划龙舟并不是普遍的唯一的活动,而拴五色线、饮雄黄酒、用雄黄画额、佩香囊、熏艾草、挂菖蒲等已日渐式微,唯有月饼经久不衰。
小结
如今,端午节已成为全国法定假日,成为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庆,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
端午节具有时间上的转换意义,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端午节风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以及生存智慧,是人们一种仪式感、娱乐性的表达形式,端午节文化源于中国人和谐的自然观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